1
你和同龄人的差距
往往从第一份工作就已经决定了
关于“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错误的公司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的话题一直都能引发关注。
其实每个走过这条路的人,都很清楚,自己失去的那三年,永远很难补回来。
这些问题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过。
职场路是一个个关键节点组成的。第一份工作是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选择错了,定会付出代价,就会被同龄人甩开。你只能尽力弥补,但失去的时间,你永远补不回来。
影响职业习惯培养,塑造职业化行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集团做招聘专员,主要协助经理做简历初筛、面试邀约及基础数据分析等工作。看上去是低门槛重复作业,但一遇到招聘旺季,经常处于濒临崩溃的工作状态。
除了要花时间对各大招聘网站进行数据分析,为校招准备物料及安排行程外,最可怕的是HRD每周都要召开推进会。每次汇报我都洋相百出,没有重点、逻辑不通、缺乏数据支持等这些毛病都犯过,感觉毫无进步。
直到后来HRD跟我做了一对一面谈,讲解工作中学会提问和及时反馈的重要性,要我把PREP原则牢记在心并在工作中刻意训练,形成职业化的行为规范。
在面对第一份工作时,每个人都是纯洁的白纸,习惯性根据遇到的人、事、物去定义工作的标准化和职业化;而良好的职业习惯会让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在职场更容易被 “看见”,也更利于职业风格的塑造。
影响职场人脉圈层,积累社交影响力
在热播电视剧《流金岁月》中,蒋南孙为替父亲还债,毕业后选择去一家不规范的小公司工作。她的小姨戴茜(袁泉饰)说:
“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你本来是一把锋利的刀,待在这样的公司,马上就会变成废铜烂铁,功夫全废了,到时有你后悔的。职场黄金期没几年的,跟对人,学到本事,比赚钱重要。”
职场是一个强人脉关系链的社交场景,你的领导、同事、客户等都是无形的社交资源。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职场人脉圈层的起点,选择与一群优秀的、靠谱的人同行,这对职场快速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影响职业发展路径,为职业目标背书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大学毕业就加入金山软件,成为公司的第6号员工,先后从技术开发经理、软件经理转型为高级管理者。他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16年,直到金山股份改组,成为金山总裁开启高管生涯。
这个职业发展路径,完美地诠释了从技术到管理的成功转型,这为后期他在电商、科技领域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发展路径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不同的机遇。需要做到及时调试职业心态,让第一份工作走得踏实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路径呈阶梯状线性延续,成功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背书。
以前在学校里自认为很喜欢的工作,又有多少人对其是知根知底呢?一旦真正从事后就发现挫折连连,慢慢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这份热爱,后来可能发现,自己可能只是喜欢传闻中的这个行业、这个职位的光环而已。
所以,只有真正了解一个行业,了解一个岗位,才能确定那是不是你想要的。
看自己的职业需求
而且,大部分人对于找工作的态度非常的两极分化:要不就是觉得自己什么工作都合适,要么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连简历都写不满两行。这些都是没有做到了解自己。
简单来讲,了解自己只需要明白两点:
不要把“我拥有的”单纯看做我的实习经历或者是学校背景。它包括: